本報記者 張 琴
對產業而言,規模即為優勢。但當規模做到極限,產業發展必然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科技則會產生核變的力量。
9月14日,在豐年農林科技研究所的組培實驗室內,經過技術人員近一年時間攻關,一種叫做“美國奇異核桃”的優秀砧木品種正在大量組培擴繁。實驗室負責人郁有虎說,“如果這項工作成功了,將會是國內核桃產業的一次革命?!?br/>
科技的力量無窮。豐年公司為什么在產業發展之初,就確立了“科技興業”理念?這與一個沉痛的教訓密不可分。
2011年底,剛剛進入農業領域的豐年公司,面對數千畝荒山,豪情滿懷。他們投資100多萬元在國內采購了10萬株核桃苗。不料,第二年春天,一批前來觀摩考察的林業專家卻指出,這些核桃品種不純、發育不良、存活率低。不到一年,這些核桃苗死的死,傷的傷,驗證了專家的說法。
“幸好這不是普通農戶種的,否則可能害得他們傾家蕩產?!惫究偨浝硇斓篮阏f,通過考察,發現國內這樣情況有很多,公司花了幾百萬元買教訓。2013年,10萬株苗被連根拔起。與此同時,“科技興業”的決心則在徐氏兄弟心中種下。
當即,公司在林業部門的指引下,前往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取經,并與鄭州果樹研究所就科研開發項目簽訂合作協議;與華中農業大學校企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聘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首席核桃專家曹尚銀、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涂炳坤等高級人才,作為公司堅強的技術后盾。
中國核桃專家曹尚銀為企業帶來了國內核桃產業的最新訊息。國內的核桃種苗普遍存在抗病能力差、根系不發達、產量低的問題。如何從源頭解決這一問題,自己掌握發展的命運?曹教授指出,如果公司解決工廠化育苗問題,對國內核桃產業將是一次創舉。
公司在中國農科院的指導下,投資1000多萬元建立了全國首個專業的核桃研究所——豐年農林科技研究所,瞄準國際先進技術,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從培育優良品種和提高單產效益上攻關。私人老板投資建研究所,省委書記李鴻忠贊嘆,實在少有,境界很高、精神可嘉。
通過考察學習,發現美國加州與我市的氣候環境相似,當地種植的美國奇異核桃畝產達到900—1000斤,而我國平均水平只有200多斤。公司幾經輾轉花巨資從美國采購了3000株美國奇異核桃母本,而這些母本怎么進行組培并不代際衰減?
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的生物工程專家郁有虎見證了實驗室的從無到有。經過多次失敗,在國內率先攻克了美國奇異核桃從配置、滅菌、接種、培養、煉苗、定植到嫁接等全流程的組培育苗技術,近期已經開始批量擴繁。他介紹,該項目投產后可年產優質良種嫁接核桃苗1000余萬株,將徹底解決我國核桃苗品種雜、純度底、根系差的現狀,成為世界先進標準的核桃組培化工廠,而這種核桃預計畝產能達到500斤,產量比現有一般品種翻番。
在研究所另一側,按照澳大利亞先進的種植模式建設的中美澳優質高產示范基地內,近4000棵核桃苗長勢良好。如果示范成功,將進行推廣種植,從種植模式上再進行一次革命。
市林業局負責人表示,從種苗到種植管理模式,豐年公司用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上山的實驗,為整個產業起了示范帶動作用。
與此同時,公司還積極與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合作,用地百畝,建設了“國家落葉果農家品種種質資源圃”,用于收集和保護瀕臨滅絕的種質資源。徐道恒介紹,雖然資源圃不能為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公司做的就是生態綠色產業,這是企業的一份重要的社會責任。
隨州日報2015年9月17日頭版